病毒疣?还是长鸡眼?体检先锋教你分清楚!
鸡眼的治疗部分,最重要的是「去除根本原因」,即去除「同一部位反复受力、摩擦」的情况,这也是病患必须建立的首要观念。
「医生,我脚上长这个硬硬的很痛,是不是鸡眼?」,「医生,我脚上这颗长很久了,是不是人家说的长疣?」,「医生,病毒疣就是鸡眼吧?」以上对白可说是皮肤科门诊每日必备经典台词。先锋体检代检机构解释,「病毒疣」和「鸡眼」(正式名称:钉胼),两者皆是极常见的皮肤疾病,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。
「病毒疣」是病毒感染 卫生习惯不好易得
曾奕腾医师解释,病毒疣是一种「病毒感染」造成的疾病,致病原为「人类乳突病毒」。感染皮肤的病毒型,最常见感染手、脚,且不限于较易摩擦或压迫部位,其他包含脸、头皮、颈部、躯干及四肢亦不少见,亦可能出现皮肤型病毒感染黏膜(或相反)的情况,简而言之「有皮肤的地方都有机会被感染」。
门诊常见的病患包含习惯赤脚踩地或是穿着拖鞋、凉鞋,这类病患足部容易有可见或不可见的小伤口,让病毒有机可乘趁虚而入(夏天于泳池畔赤脚走路亦是常见的感染途径)。另外卫生习惯不佳的病人也比较容易被感染,且就诊时常常病况较严重。
治疗方式多元 疗程需好几次
曾奕腾医师解释,病毒疣治疗方式多元,主要原理是「去除被感染的表皮细胞」及「周围可能被感染的细胞」,以及「诱发局部免疫反应攻击病灶」,最常见如医师执行液态氮冷冻治疗、医师处方水杨酸类溶液由病患在家自行涂抹,但疗效都并非一蹴可几,尤其长在手脚的病毒疣,冷冻治疗常「至少」需5到10次。
病毒疣其他治疗方式如:于医疗院所局部涂抹三氯醋酸、病灶内注射MMR疫苗、病灶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干扰素、局部涂抹DPCP药水、染料雷射治疗、医师处方Imiquimod病患在家涂抹,但所有方法皆不一定立即见效,仍可能需多次治疗。
「鸡眼」非感染 反复摩擦生成
曾奕腾医师解释,鸡眼形成的原因「不是」病毒感染,不具传染性。鸡眼的根本成因,来自于发生部位反复的受力、摩擦,人体的表皮因为反复的刺激,增厚而形成一个向真皮层凸出的锥状结构,如果厚皮形成一整片平铺或向外凸的斑块(非锥型向内凸出结构)则称为胼胝(一般俗称的厚茧)。
曾奕腾医师说明,鸡眼的好发部位,主要位于足部易受压或凸出易摩擦的部位,例如大脚趾关节、第五趾关节、脚掌前段与趾关节面掌侧、足后跟等。鸡眼的好发族群及诱发因素,包含先天或后天足部骨骼或结构异常,后天最常见的就是拇趾外翻的病患,另如长期糖尿病患、或糖尿病控制不良出现足部骨骼结构异常亦屡见不鲜。
正确使用足部辅具 并针对表皮增厚
曾奕腾医师说明,鸡眼的治疗部分,最重要的是「去除根本原因」,即去除「同一部位反复受力、摩擦」的情况,这也是病患必须建立的首要观念,否则其他的治疗皆是治标不治本,复发也是必然。
有足部结构的问题,建议至复健科或骨科门诊,经专业评估使用适合的辅具(例如软垫、绑带、贴布等)或手术治疗。鞋子的建议穿着大小适中,但前端楦头较宽的款式,有气垫的鞋子为佳,尽量减少穿着高跟或前端过窄的鞋子,袜子的亦建议有一定厚度,可有缓冲及减少摩擦的效果(尤其是有运动习惯)。
先让病人有正确的认知,再针对表皮增厚做治疗,常用治疗包含医疗人员执行部分刮除、电动研磨、涂抹三氯醋酸,医师处方的水杨酸溶液或药膏,病患可自行涂抹,搭配适度去角质,达到治疗效果。
- 上一篇:金秋十月我们代替体检过的该单位指定哪个医院的详情 2021/11/14
- 下一篇:各项体检初次时间及周期 2014/8/22